诗词原文:
《观物吟》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雏鹤暖娇摇羽脱,老龙枯痒退鳞飞。
世间物理常如此,莫叹韶华去不归。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一生不仕,隐居苏门山,后迁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称安乐先生,创办安乐窝书院,讲授理学,邵雍学识渊博,对《易经》有独到见解,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渔樵问对》等作品。
译文:
雏鹤在温暖中娇柔地摇曳,羽毛逐渐脱落;老龙因干枯而瘙痒,鳞片随之飞落,世间的万物变化常常如此,不要叹息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雏鹤和老龙的自然现象,表达了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哲理,雏鹤的羽毛脱落象征着成长和蜕变,老龙的鳞片飞落则暗示着衰老和更替,诗人以此告诫人们,世间万物都有其自然的生长和消亡规律,不必为逝去的时光而哀叹。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引子,巧妙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哲理,诗人通过对雏鹤和老龙的描绘,将自然界中的生长与衰老、更新与更替等自然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但并未陷入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是以一种豁达的态度看待这一切,认为这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无需过分哀叹,这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和豁达态度,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发性。
创作背景:
邵雍一生致力于理学研究,对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有着独到的见解,这首诗可能是他在观察自然景象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通过描绘雏鹤和老龙的自然现象,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尊重,也借此抒发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也希望通过这首诗能够引导人们以豁达的态度看待人生和自然的变化,珍惜当下,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