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物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一片灵光合有神,不知熔铸更何人。
巧将天质为风露,清入诗脾是月魂。
影落寒汀惊宿雁,梦回孤枕伴吟身。
从来此物堪留客,谁遣秋光不入门。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自幼聪颖好学,文采斐然,范成大曾任地方官和朝中官职,政绩卓著,尤其在农业方面有着重要贡献,曾著《范村田计议》等农书,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善咏物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译文
这一片灵光仿佛蕴含着神奇的力量,不知是哪位巧匠将它熔铸而成,它巧妙地借用了自然的天质,化作风露,其清新之气直透诗人的心脾,仿佛月之魂魄,它的影子落在寒冷的水边,惊起了栖息的雁群;在梦中,它伴随着孤独的诗人,成为他吟咏的伴侣,自古以来,这样的美景就能留住客人,是谁让秋天的美景不进入家门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具有神秘灵光的物象(可能是指月、水、冰晶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灵光合有神”强调了其非凡的特质,“不知熔铸更何人”则增添了神秘色彩,暗示这是自然天成,非人力所能及,后几句则通过具体的景象和感受,进一步展现了这一物象的魅力和对诗人的影响。
赏析
这首诗以咏物为题,却不仅仅停留在对物象的描绘上,而是借物抒情,寓情于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和灵魂,使其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和抒发,诗中“巧将天质为风露,清入诗脾是月魂”两句尤为精彩,既展现了物象的清新脱俗,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咏物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范成大在晚年退隐石湖期间所作,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咏物诗来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范成大作为诗人的才华和魅力,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墨客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