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使川流应到海,只今坎止亦成渊。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12025-03-31 08:48:28

诗词原文

观化十五首其一

宋·程颢

当使川流应到海,只今坎止亦成渊。出自哪首诗?

万物纷纭只自然,

当使川流应到海。

只今坎止亦成渊,

静看蛟龙得雨翩。

作者及朝代

作者:程颢(hào)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程颢,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与其弟程颐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程颢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强调“识心”是认识宇宙的根本方法,在教育上,他提出“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和教育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万物纷繁复杂,但一切都遵循着自然的法则,就像河流应当流向大海一样,这是自然的规律,即使现在河流被阻碍在坑洼之中,它也能形成深潭,静静地观察,你会发现蛟龙在得到雨水后,也能翩翩起舞,展现出它的生机与活力。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万物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诗中“当使川流应到海”一句,强调了自然规律的必然性;而“只今坎止亦成渊”则展示了事物在逆境中也能找到新的发展路径,体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喻,寓意深远,程颢通过描绘河流的流向和蛟龙的舞动,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诗中“万物纷纭只自然”一句,概括了宇宙万物的本质特征,即一切都遵循着自然的法则,而“当使川流应到海,只今坎止亦成渊”两句,则通过对比河流在不同境遇下的表现,展示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和可能性。“静看蛟龙得雨翩”一句,以蛟龙的舞动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活力和生命力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程颢在观察自然、思考宇宙万物的过程中创作的,作为一位理学家和教育家,程颢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这首诗正是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感悟,表达了自己对宇宙万物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程颢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向上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