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托远怀期日月,眼和衰泪望乾坤。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12025-03-31 08:43:15

诗词原文

望远

朝代:唐代

书托远怀期日月,眼和衰泪望乾坤。出自哪首诗?

作者:杜甫

书托远怀期日月,眼和衰泪望乾坤。

孤云出岫心无系,倦鸟归巢意自存。

万里山川空念远,千秋事业付诸孙。

唯将心事付流水,月满西楼酒一樽。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杜甫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

译文

书信寄托着远方的思念,期待着日月的更迭能带来消息,眼中含着衰老的泪水,望着广阔的天地,孤独的云朵从山峦中飘出,心无牵挂;疲倦的鸟儿归巢,心中自有归宿,万里山川只能空自思念远方,千秋伟业只能托付给子孙后代,只能将心事付与流水,在月满西楼之时,独自饮酒一杯。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首联通过“书托远怀”和“眼和衰泪”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内心的悲伤,颔联以“孤云”和“倦鸟”自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疲惫,但仍有归宿之感,颈联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山川的思念和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尾联则将心事付与流水,以饮酒自慰,表现出一种无奈和超脱。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首联的“书托远怀”和“眼和衰泪”直接点明了主题,为全诗奠定了悲伤的基调,颔联的“孤云”和“倦鸟”则运用了象征手法,使诗人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颈联的“万里山川”和“千秋事业”则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的期许,尾联则以饮酒自慰,表现出一种超脱和无奈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亲人,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思念,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年华已逝,事业未竟,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深沉的情感和广阔的胸怀,以及他对人生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