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庙得逢应有义,草茅虽老尚知非。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12025-03-31 08:40:13

诗词原文

归田

宋·陆游

廊庙得逢应有义,草茅虽老尚知非。出自哪首诗?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寺馈茶知谷雨,

人家插柳记年题。

廊庙得逢应有义,

草茅虽老尚知非。

归来闲伴儿曹戏,

看扫春庭白雪飞。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做官的情怀和羁旅的思绪都让我感到凄凉,春天已过半却如同秋天般让人感到迷茫,山寺在谷雨时节赠送新茶,人家插柳以标记岁月的更迭,在朝廷做官若能得到重用自然应当尽忠职守,而我虽身处草野年迈但仍能明辨是非,归来后闲暇时陪伴孩子们嬉戏,看着他们在春天的庭院里清扫着飘落的雪花般的柳絮。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仕途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联写自己宦游在外,思乡情切,心情凄迷;颔联通过山寺馈茶和人家插柳两个细节,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颈联则是对自己仕途经历的反思,既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也流露出对民间疾苦的关切;尾联则描绘了归田后的闲适生活,与儿孙共度的天伦之乐。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结构上,全诗紧凑有序,层次分明,每一联都紧扣主题,相互呼应,在语言上,陆游运用了平易晓畅的语言,使得全诗读起来流畅自然,易于理解,诗中还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如“谷雨茶”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插柳”则寓意着岁月的更迭和生命的轮回。

颈联“廊庙得逢应有义,草茅虽老尚知非”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陆游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民间疾苦的关切,还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他认为,无论在朝廷还是在民间,都应该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错误,这种思想体现了陆游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归田后所作,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主张抗金而遭到排挤和贬谪,晚年时,他选择归隐田园,过上了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陆游对仕途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