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杂感
宋·陆游
未必薄云能作雨,从来秋日自多阴。
山前野老相邀久,林外鸣鸠唤得频。
病起闲居无别事,秋来佳日抵千金。
细将心事从头数,白发频生知不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薄云虽聚未必就能带来雨水,秋天的日子总是多阴少晴,山前的老农多次邀请我去做客,林外的斑鸠也频繁地鸣叫相唤,病愈后闲居在家没有什么别的事情,秋天里美好的日子胜过千金,细细地将心事从头数起,不知白发是否又增添了许多。
释义
首联“未必薄云能作雨,从来秋日自多阴”以自然现象起兴,暗示人生中的许多事情并不如人所愿,即便有所期待,也未必能如愿以偿,如同薄云虽聚却未必能带来雨水,秋天的天空也总是多阴少晴,颔联“山前野老相邀久,林外鸣鸠唤得频”转而描写诗人与山野老农的交往,以及自然界的和谐景象,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享受,颈联“病起闲居无别事,秋来佳日抵千金”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病愈后闲居的宁静心境,以及对秋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尾联“细将心事从头数,白发频生知不知”则透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感悟,首联以自然现象起兴,寓意深刻,既表达了人生中的无奈和失望,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写诗人与山野老农的交往和病愈后闲居的宁静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以及对秋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尾联则透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和无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哀愁,整首诗语言平易晓畅,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晚年更是闲居在家,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心境变化,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和无奈,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忧伤和哀愁,这种情感与诗人的生平经历紧密相连,使得这首诗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感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