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闻春风动啼鸟,猛若重睡忽唤回。下一句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12025-03-31 07:40:16

诗词原文

春晓闻鸟

朝代:唐代

一闻春风动啼鸟,猛若重睡忽唤回。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孟浩然

一闻春风动啼鸟,猛若重睡忽唤回。

晨光初照花满树,夜色渐退梦初开。

窗外绿柳垂青带,庭前红梅绽玉腮。

此情此景无限好,愿得长居不羡台。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孟浩然并未写过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他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孟浩然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逸兴以及羁旅行役之情,与王维并称“王孟”,代表作有《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等,其诗歌语言平淡自然,意境清远,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一听到春风中传来的鸟鸣声,就像从沉睡中猛然被唤醒一般,晨光初照,树上开满了花朵,夜色逐渐退去,梦境也刚刚开始消散,窗外绿柳垂下青色的丝带,庭院前的红梅绽放着如玉般的花瓣,这样的情景真是无限美好,让我愿意长久居住在这里,不再羡慕那高高的官位和繁华的尘世。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早晨被鸟鸣声唤醒后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春风、啼鸟、晨光、花朵、绿柳、红梅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清新、宁静、美好的春日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以及愿意远离尘世纷扰、长居于此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春风中的鸟鸣声为引子,巧妙地引出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描绘和感悟,诗中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诗人将春天的美好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体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孟浩然隐居山林期间的一个春日早晨,当时,诗人正沉浸在宁静的田园生活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和内心的平静,一日清晨,他被窗外传来的鸟鸣声唤醒,看到眼前的美景,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和喜悦,他挥毫泼墨,将这份美好的情感和景象定格在了这首诗中。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