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赵尚书赴阙
宋·范成大
岂乏寻常将漕挽,好留人物为朝廷。
江山得助笔端润,风月分来意自明。
蜀道不难天险定,秦关新破犬羊惊。
归来早赴凌云约,共看椽笔赋中兴。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进士及第,曾任地方官和中央官职,晚年退居石湖,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译文
难道缺乏普通的押运粮草的将领吗?还是希望您能留在朝中,为朝廷留住人才,江山美景为您的文笔增添了润泽,风月之美也让您的心意更加清晰,蜀地的道路不再艰难,因为天险已被平定,秦关新近被攻破,敌人如犬羊般惊恐,希望您归来后早日履行我们的凌云之约,共同见证您用如椽之笔书写国家中兴的辉煌。
释义
这首诗是范成大送别友人赵尚书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期望,认为朝廷需要像赵尚书这样的人才来辅佐,也通过描绘江山风月的美景,寄托了对国家安定和繁荣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之情,首联以反问开篇,突出了赵尚书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颔联通过描绘江山风月的美景,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期望;颈联则借古喻今,以蜀道和秦关的平定来象征国家的安定和繁荣;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来后共同见证国家中兴的期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范成大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知朝廷需要像赵尚书这样的人才来辅佐,在送别赵尚书时,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期望和祝愿,诗中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安定和繁荣的美好愿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范成大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之情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