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深,春色深,君王一去何时寻。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32025-03-24 08:56:22

诗词原文

宫词

唐·李商隐

春色深,春色深,君王一去何时寻。出自哪首诗?

金殿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明柳暗绕天井,水殿云廊覆地坛。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宫中燕罢初更尽,一点红裳出禁城。

四郊飞雪暗长空,谁扫孤坟迎晓风。

春色深,春色深,君王一去何时寻。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著称,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同时也有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和宫廷生活的作品。

作者简介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的动荡时期,一生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也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

译文

四野的飞雪遮蔽了辽阔的天空,

是谁在拂晓时分清扫孤坟迎接晨风?

春色已经深深笼罩大地,

君王啊,你这一去,何时还能再寻回?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四野飞雪、孤坟迎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君王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春色虽深,但君王已逝,再也无法寻回,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通过描绘飞雪、孤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诗人以春色之深反衬君王一去不复返的悲痛,情感深沉而含蓄,诗中的“何时寻”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对晚唐社会现实深感失望和无奈的背景下,当时,唐朝已经走向衰落,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李商隐作为一位有抱负的诗人,对现实深感不满,但又无能为力,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逝去君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在春色深深的背景下,诗人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凄美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