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壶贮墨奉严禋,往年大揭明堂门。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62025-03-22 06:04:28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金壶贮墨奉严禋,往年大揭明堂门”,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

金壶贮墨奉严禋,往年大揭明堂门。的意思及出处

宋·王安石

金壶贮墨奉严禋,往年大揭明堂门。

日华风蔼自东来,喜见江山气象新。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是北宋变法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文学上,他也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风格峻切,笔力简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金壶中装满了墨水,用于供奉庄严的祭祀;往年我曾在这里大张旗鼓地揭开了明堂的大门,阳光和煦,微风轻拂,从东方缓缓而来,我高兴地看到眼前的江山呈现出一派崭新的气象。

释义

“金壶贮墨奉严禋”描绘了诗人准备书写或记录祭祀活动的场景,金壶象征尊贵与庄重,贮墨则暗示着文化的传承与记录。“往年大揭明堂门”则回忆了往年在此地举行盛大祭祀活动的情景,明堂是古代帝王祭祀、朝会的地方,这里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日华风蔼自东来,喜见江山气象新”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喜爱之情,阳光和煦、微风轻拂,江山呈现出一派崭新的气象,预示着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登台为背景,通过描绘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盛大,以及眼前江山气象的焕然一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喜悦之情,诗中“金壶贮墨”与“大揭明堂门”的描绘,既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而“日华风蔼自东来”的描写,则赋予了诗歌以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春日时节登上金陵(今南京)某高台时所作,当时,王安石正处于变法革新的关键时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国家的繁荣与进步,在这首诗中,他借春日登台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这首诗也反映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他既关注国家的命运与发展,又热爱并传承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