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唤清溪渡,梦里瀼西春小路。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32025-04-18 08:28:34

诗词原文

忆瀼西旧居

唐·元稹

三年不唤清溪渡,梦里瀼西春小路。的意思及出处

三年不唤清溪渡,梦里瀼西春小路。

桃李新栽几树花,茅檐犹记数椽屋。

作者及朝代

作者:元稹(779年-831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聪明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世称“元白”,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

译文

已经三年没有呼唤清溪渡口的名字了,但在梦中依然能清晰地看到瀼西那条春意盎然的小路,那里新栽的桃李树已经开了几树花,茅檐小屋的模样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几间用椽子搭建起来的简陋房屋。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居住地的深深怀念,首句“三年不唤清溪渡”直接点出时间之久,诗人已经很久没有回到那个地方了;次句“梦里瀼西春小路”则通过梦境展现了诗人对旧居的思念,那条春意盎然的小路成为了诗人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后两句则具体描绘了旧居的景象,新栽的桃李花和简陋的茅檐小屋,都充满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留恋。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深深怀念,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永恒,首句“三年不唤”与次句“梦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旧居的思念之情,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回忆的世界,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元稹在离开瀼西旧居多年后所作,在离开那个充满回忆的地方后,诗人经历了许多人生的变迁和岁月的洗礼,无论时间如何流逝,那些关于旧居的记忆始终萦绕在诗人的心头,在某个寂静的夜晚,诗人通过梦境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地方,感受到了那份久违的温暖和亲切,为了表达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留恋,诗人创作了这首《忆瀼西旧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