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去年洞贼惊郴道,闻说居民甚可悲”,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郴江百咏并序·苏仙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苏仙山
宋·杨万里
去年洞贼惊郴道,闻说居民甚可悲。
今日苏仙山上望,万家烟火似淮西。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
译文
去年洞贼侵扰郴州的道路,听说那里的居民生活非常悲惨,今天我站在苏仙山上远望,只见万家灯火通明,生活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与淮西地区相似。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郴州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当地居民命运的关切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首句“去年洞贼惊郴道”描述了去年洞贼侵扰郴州的情景,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和痛苦;次句“闻说居民甚可悲”则进一步强调了居民生活的悲惨状况,后两句则转而描写今年的景象,万家灯火通明,生活安宁,与去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郴州地区去年与今年居民生活的巨大变化,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和平生活的可贵和居民对和平的渴望,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当地居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杨万里游历郴州期间,当时,郴州地区曾遭受过洞贼的侵扰,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诗人通过实地观察和了解,深刻感受到了居民生活的艰辛和痛苦,他创作了这首诗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居民的命运,诗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唤起更多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郴江百咏并序·苏仙山》是杨万里创作的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和居民命运的优秀诗歌作品,通过对比的手法、质朴自然的语言和真挚动人的情感表达,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