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难换北山薇,结屋栽花度四时。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52025-04-18 06:44:41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一官难换北山薇,结屋栽花度四时。的意思及出处

一官难换北山薇,结屋栽花度四时。

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

作者及朝代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南宋时期,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隐逸生活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

作者简介

释绍嵩虽为僧人,却对世俗生活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感悟,他的诗歌作品往往融合了佛教思想与世俗情感,展现出一种超脱而又深情的艺术魅力,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将平凡的景物和人物描绘得生动而富有哲理,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译文

为了这小小的官职,我难以舍弃北山的薇草(象征隐逸生活),于是我在山中建屋,栽种花卉,以此度过四季的时光,门前的巷道荒凉,长满了青苔,故人们也都容颜衰老,各自经历了岁月的沧桑。

释义

“一官难换北山薇”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淡泊态度;“结屋栽花度四时”则描绘了他在山居生活中自给自足、悠然自得的状态;“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通过对比官场与隐逸生活的不同,表达了自己对后者的热爱和追求,诗中“北山薇”作为隐逸生活的象征,与“一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细致描绘,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晚年隐居山林之时,在经历了官场的纷扰和世俗的浮华后,他选择了回归自然,过上了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独特理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