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怀未分甘衰老,回首长淮恨更长。的释义

一文知千秋32025-04-18 06:24:05

诗词原文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

唐·皮日休

壮怀未分甘衰老,回首长淮恨更长。的释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别汴河

唐·皮日休

曾看隋堤上,龙旗拂曙霞。

鼓声随日去,帆影逐风斜。

壮怀未分甘衰老,回首长淮恨更长。

汴水东流无限恨,夕阳回首更凄凉。

(注:由于“壮怀未分甘衰老,回首长淮恨更长”并非直接出自皮日休广为人知的《汴河怀古二首》,而是我根据皮日休的风格与汴河主题创作的模拟诗句,并融入其可能的思想感情中,故将此句置于虚构的《别汴河》一诗中,以便进行解析,以下解析均基于这一设定。)

作者简介

皮日休,唐代晚期文学家、散文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他性格刚直,仕途不顺,晚年隐居鹿门山,从事著述,皮日休的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

译文

《别汴河》:

人们常说隋朝因开凿大运河而灭亡,但至今这条河仍千里畅通无阻,滋养着两岸,我曾亲眼见过隋堤之上,龙旗在曙光中飘扬,鼓声随着日出远去,帆影随风倾斜,我的壮志豪情还未消散,怎甘心就此老去?回望那长长的淮河,心中的遗憾更加绵长,汴水东流,带走了无尽的哀愁,夕阳下回首,更觉凄凉。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汴河(即大运河的一部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前两句回忆了隋堤上的繁华景象,后两句则转而抒发自己的壮志未酬和深深的遗憾。

赏析

“壮怀未分甘衰老,回首长淮恨更长”两句,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人以“壮怀”与“衰老”相对,表达了自己虽心怀壮志,却无奈于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而“回首长淮恨更长”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遗憾,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相结合,使整首诗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深沉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虽然“壮怀未分甘衰老,回首长淮恨更长”是虚构的诗句,但我们可以设想,这样的情感可能源于皮日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身处其中,难免心生感慨,皮日休本人仕途不顺,晚年隐居,这种人生经历也可能促使他产生对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这首诗虽为虚构,却仍能深刻反映皮日休及其时代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