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柳枝能送客,而无桂树解留人。下一句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72025-04-10 06:52:29

诗词原文

江边送客

唐·罗隐

还有柳枝能送客,而无桂树解留人。下一句是什么?

江头夜宿待行客,秋草曾为伴醉人。

还有柳枝能送客,而无桂树解留人。

月沉沙拥前溪浦,云起山横古塞尘。

一棹寒波暮烟重,西风愁起水云滨。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晚期文学家、思想家,他一生经历了晚唐到五代十国初期的动荡时期,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后转而投身幕府,晚年归隐,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多讽刺时弊,对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有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译文

在江边夜宿等待即将远行的客人,秋草曾经陪伴过我们醉卧其中,还有柳枝依依能够送别客人,却没有桂树懂得挽留离人,月亮西沉,沙滩拥抱着前溪的渡口,云彩升起,山峦横亘在古老的边塞之上,尘土飞扬,一叶扁舟在寒冷的波光中穿行,傍晚的烟雾越来越重,西风吹起,水边和云际都充满了愁绪。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不舍,诗中“还有柳枝能送客,而无桂树解留人”一句,以自然界的柳枝和桂树作比,柳枝摇曳似在送别,而桂树却不懂挽留,寓意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首联以“江头夜宿待行客”开篇,直接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颔联“还有柳枝能送客,而无桂树解留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对比柳枝与桂树,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友人的不舍,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描绘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象,以月沉、云起、沙拥、烟重等意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绪和离别的哀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罗隐晚年归隐之后,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人情世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一次江边送别友人的过程中,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篇,通过这首诗,罗隐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