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应怪跳壶术,汉使曾无系雁书。的释义

一文知千秋52025-04-10 06:50:00

诗词原文

秋思

唐·李商隐

士人应怪跳壶术,汉使曾无系雁书。的释义

士人应怪跳壶术,汉使曾无系雁书。

秋蝶无端化寒蝶,晚花何意作孤花。

空庭日暮鸟争树,古渡风高浪拍芦。

欲问渔阳掺挝客,此时回首望京华。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士人们或许会奇怪于我这跳跃如壶中仙术的思绪,汉朝的使者为何没有寄来像雁足传书那样的信件呢?秋天的蝴蝶无端地变成了寒天的蝴蝶,晚开的花朵又为何甘愿成为孤独之花?空旷的庭院中日暮时分鸟儿争抢着栖息的树木,古老的渡口风高浪急拍打着芦苇,想要询问那渔阳之地擅长击鼓的客人,此时他们是否也在回首遥望京城。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秋日景象和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首联以“士人应怪跳壶术”比喻自己思绪的跳跃不定,而“汉使曾无系雁书”则暗示了远方消息的断绝,颔联和颈联通过秋蝶变寒蝶、晚花成孤花,以及日暮鸟争树、风高浪拍芦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凄凉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关切和回望京城的复杂情感。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非常巧妙,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跳壶术”、“系雁书”等词语都富有诗意和想象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诗人在描绘秋日景象时,也注重了细节和情感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远离京城之时,当时他或许正身处异乡,面对着孤独和思念的困扰,因此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李商隐也善于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首《秋思》正是他这一创作特点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