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访尧夫游憩处,西风吹鬓晚颾颾。全诗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42025-03-29 09:11:15

诗词原文

游嵩山

宋·邵雍

欲访尧夫游憩处,西风吹鬓晚颾颾。全诗是什么?

欲访尧夫游憩处,西风吹鬓晚颾颾。

嵩山峻极连天碧,洛水萦纡映地遥。

林树深藏啼鸟细,云烟淡荡野花娇。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看落潮。

作者及朝代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一生不仕,隐居苏门山,后迁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创办“安乐窝”,讲学著书,名震京师,他的著作《皇极经世书》《伊川击壤集》《渔樵问对》等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

作者简介

邵雍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精通易学、理学、数学、历史、天文、地理等,他创立了“先天学”,认为宇宙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来,主张“心为太极”,强调“以物观物”的认识方法,邵雍为人宽厚纯笃,淡泊名利,生活简朴,深受时人尊敬。

译文

想要探访邵雍(尧夫)曾经游憩的地方,西风吹拂着我的鬓发,使它变得稀疏而零乱,嵩山高耸入云,与天相连,呈现出一片碧绿;洛水蜿蜒曲折,倒映着地面,显得遥远而悠长,树林深处,鸟儿啼声细密;云烟缭绕,野花娇艳欲滴,这里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看着潮水慢慢退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雍想要探访自己曾经游憩的嵩山之地,面对西风吹拂、鬓发稀疏的晚景,他依然对嵩山的壮丽景色充满向往,诗中通过描绘嵩山的峻极、洛水的萦纡、林树的深藏、云烟的淡荡以及野花的娇艳等自然景象,展现了嵩山一带的美丽风光,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游嵩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中“嵩山峻极连天碧,洛水萦纡映地遥”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嵩山的雄伟和洛水的悠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林树深藏啼鸟细,云烟淡荡野花娇”两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细腻和柔美,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在晚年时期创作的,他一生热爱自然,对嵩山一带的美景情有独钟,在晚年时期,他回想起自己曾经游憩的嵩山之地,心中充满了怀念和向往,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邵雍作为一位理学家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