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宋·秦观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
沉檀烟起盘红雾,一箭霜风吹绣户。
画屏闲展吴山翠,衣薄不禁腊雪寒。
缓引琼箫吹一曲,梦回惆怅灞陵边。
作者及朝代
作者: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秦观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擅长诗词文赋,尤以词作著称,其词情感细腻,意境悠远,语言优美,深受后人喜爱,秦观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但其文学成就却为后世所铭记。
译文
寒霜覆盖的晴天里,天空清澈如水,仿佛蘸着水一般,在响亮的马鞭声中,绣着红色旗帜的军队行进着,沉香和檀香燃烧起来,升起红色的烟雾,一阵寒风吹过,吹进了绣花的门户,画屏上展开的是吴山的苍翠景色,衣服单薄,抵挡不住腊月的寒冷,慢慢地拿起玉箫吹奏一曲,梦醒后惆怅地徘徊在灞陵边。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冬日里军队出征的壮丽景象,以及词人内心的惆怅与感慨,上片写霜日明霄,水蘸晴空,鸣鞘声里绣旗红,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出征图;下片则转而写词人内心的感受,画屏闲展,衣薄雪寒,吹箫梦回,惆怅满怀。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上片通过对出征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军队的威武与豪迈;下片则通过词人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沉檀烟起盘红雾,一箭霜风吹绣户”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军营中的生活场景,既表现了军队的庄严与肃穆,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秦观词作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秦观被贬谪期间,秦观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至偏远地区,在这首词中,他通过对军队出征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通过自身的感受,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这种情感与秦观当时的处境密切相关,反映了他在贬谪期间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