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无宾僚车马绝,室有几杖衣冠欹。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32025-04-02 09:04:34

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无宾僚车马绝,室有几杖衣冠欹。的意思及出处

门无宾僚车马绝,室有几杖衣冠欹。

修心养性闲为伴,种柳开池淡作宜。

晨光乍照室棂明,宿雨初晴阶砌湿。

对此景,欲吟诗,倏然云散又风驰。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卓越,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门前没有宾客和僚属的车马往来,室内只有几案和拐杖,衣物帽子也显得歪歪斜斜,我修身养性,以闲适为伴,种柳开池,以淡泊为宜,晨光初照,房间的窗棂变得明亮,昨夜的雨水刚刚停歇,台阶和石砌还湿润着,面对这样的景色,我想要吟诗一首,但思绪却像云一样散去,又像风一样飞驰而过。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和环境,前两句通过“门无宾僚车马绝,室有几杖衣冠欹”直接点明了诗人生活的宁静与淡泊,没有世俗的喧嚣和纷扰,后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闲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以及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的悠然自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场景和心境,诗人通过“门无宾僚车马绝”与“室有几杖衣冠欹”的对比,突出了自己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通过“修心养性闲为伴,种柳开池淡作宜”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最后两句则以晨光和宿雨为引子,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的悠然自得和思绪万千,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白居易闲适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多次贬谪和流离失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闲居生活,以修身养性、淡泊名利为乐,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以及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