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番供奉打毬时,鸾凤分厢锦绣衣。的释义

一文知千秋32025-03-29 07:54:46

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两番供奉打毬时,鸾凤分厢锦绣衣。的释义

两番供奉打毬时,鸾凤分厢锦绣衣。

殿前宫女总为辈,不数昭阳第几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百首别具一格,在当时颇负盛名,今传《王建集》《王建宫词》等。

译文

在两次进献表演打毬的场合里,宫女们身着绣有鸾凤图案的华丽衣裳,分列两旁,宫殿前的宫女们总是成群结队,数不清她们是来自昭阳宫的哪一位嫔妃身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宫廷中宫女们参与打毬活动时的盛况,首句“两番供奉打毬时”点明了时间和活动,即宫女们两次被选中为皇室表演打毬,次句“鸾凤分厢锦绣衣”则详细描绘了宫女们的服饰,她们穿着绣有鸾凤图案的华丽衣裳,分列在宫殿的两旁,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宫女们的众多和她们所属的宫廷背景,暗示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复杂。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繁华景象,通过宫女们的服饰和活动,展现了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诗中“鸾凤分厢锦绣衣”一句尤为生动,不仅描绘了宫女们服饰的华丽,还通过鸾凤图案的象征意义,暗示了她们的高贵身份和宫廷文化的深厚底蕴,诗中也透露出宫女们生活的单调和无奈,她们虽然身着华服,却只是宫廷生活中的一个微小组成部分,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宫廷文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王建作为一位宫廷诗人,对宫廷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观察,他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景象,还表达了对宫女们命运的同情和关注,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为后人了解唐代宫廷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