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其中涉及“平明朝下夸宣赐,五色香丝系臂新”的意象化描述,虽非原句直接出自此诗,但意境相近,可视为对此诗内容的联想或化用。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其作品广泛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成就。
译文
皇宫里送出的衣服也有名字,在端午节这天我得到了皇上的恩宠,细葛布做的衣服随风柔软,香罗叠成的衣物像雪一样轻盈,从天上赐下的题字还带着湿气,穿着它在酷暑中也能感到清凉,衣服的大小正合心意,我一生都感激皇上的圣恩。
(注:“平明朝下夸宣赐,五色香丝系臂新”若理解为对此诗意境的延伸,可译为:清晨时分,人们在朝廷下炫耀着皇帝赐予的礼物,五彩斑斓的丝线系在了手臂上,显得格外新颖。)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杜甫在端午节时受到皇帝赏赐衣服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衣物的质地之美和穿着后的舒适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
赏析
杜甫此诗以端午节赐衣为题材,通过描绘衣物的精美和穿着的舒适,间接反映了唐朝宫廷的礼仪文化和皇帝的仁爱之心,诗中“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等句,以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衣物的质地之美,给人以视觉和触觉的双重享受。“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等句,又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赐衣的珍贵和穿着后的清凉感受,进一步突出了皇恩的厚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在朝廷任职期间,具体年份不详,当时,杜甫因才华出众而得到皇帝的赏识,端午节时,皇帝赐给他衣物以示恩宠,杜甫深感皇恩浩荡,于是写下这首诗以表达感激之情,虽然“平明朝下夸宣赐,五色香丝系臂新”并非原句,但从中可以感受到当时人们接受皇帝赏赐时的喜悦和自豪之情,以及节日氛围的浓厚,这种氛围和情感在杜甫的诗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