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朝会
唐·韦庄
箫韶响亮春云合,日照尧阶舞瑞鸾。
圣泽倾尧酒,熏风入舜弦。
楼台明晓日,桃李艳芳年。
万国会王庭,群英萃帝筵。
羽旄飞翠盖,龙衮拥金莲。
礼乐光宸极,天文焕紫烟。
仙声喧嶰竹,瑞气满乾坤。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太平无以报,愿上万年书。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作者简介
韦庄生于晚唐,历经唐末动乱,入蜀后成为前蜀宰相,他的诗词多反映战乱现实和民生疾苦,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以白描手法抒发深情,韦庄的词作在五代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箫韶乐声悠扬响亮,春天的云彩仿佛也随之聚拢;阳光照耀着尧帝的宫殿,吉祥的鸾鸟在阶前起舞,圣明的恩泽如同尧帝赐下的美酒,和煦的南风伴随着舜帝弹奏的琴弦,楼台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明亮,桃李在美好的年华里绽放艳丽,万国使节汇聚在王庭,群英荟萃于皇帝的宴席,翠绿的华盖下羽旄飞扬,金黄色的莲花中龙袍簇拥,礼乐之光照耀着皇家的极顶,天文星象在紫烟中焕发光彩,仙乐之声回荡在嶰竹之间,吉祥之气弥漫于天地之间,日月的光辉彰显着天子的德行,山河的壮丽映衬着帝王的居所,在这太平盛世中,我无以报答,只愿献上万年颂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宫廷朝会的盛况,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和谐,诗中“箫韶响亮春云合,日照尧阶舞瑞鸾”两句,以箫韶乐声和瑞鸾起舞为象征,寓意着国家的昌盛和君王的圣明,全诗通过描绘朝会时的礼乐、楼台、桃李、万国使节、群英荟萃等场景,展现了唐朝的强盛与繁荣。
赏析
这首诗以朝会为题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唐朝宫廷的盛况,诗中“箫韶响亮春云合,日照尧阶舞瑞鸾”两句,以箫韶乐声和瑞鸾起舞为象征,不仅展现了宫廷音乐的悠扬动听,也寓意着国家的昌盛和君王的圣明,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宫廷盛况的描绘,也有对太平盛世的赞美,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朝社会的繁荣与和谐,以及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晚期,当时虽然社会动荡不安,但宫廷中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繁荣和秩序,韦庄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和官员,对国家的繁荣和君王的圣明有着深刻的感受,在朝会这一重要场合,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宫廷的盛况和君王的圣明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