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风十雨馀粮在,金殿惟闻奏舜弦。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42025-03-29 06:40:45

诗词原文

五风十雨馀粮在,金殿惟闻奏舜弦。

五风十雨馀粮在,金殿惟闻奏舜弦。的意思及出处

作者:王禹偁(北宋)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北宋初年文学家、史学家,出身贫寒,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卒于蕲州,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著有《小畜集》。

译文

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粮食充足;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只闻得弹奏着上古圣君舜帝时的雅乐。

释义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五风,指东风、南风、西风、北风、中风(或指和煦之风);十雨,指及时之雨。

馀粮在:意指粮食丰收,储备充足。

金殿:指皇宫中的大殿,通常用黄金装饰,象征皇权的尊贵。

奏舜弦:弹奏舜帝时的雅乐,舜帝是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其时的音乐被认为是高雅、和谐的象征。

赏析

这句诗以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政治清明的理想图景,前句“五风十雨馀粮在”通过自然气候的顺遂和粮食的丰收,反映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后句“金殿惟闻奏舜弦”则通过皇宫中弹奏的雅乐,暗示了政治上的清明和君主的圣明,整句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既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也反映了北宋初年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王禹偁生活在北宋初年,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学家,王禹偁在诗中常常表达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关注,这句诗很可能是他在宫廷任职期间,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理想化描绘,既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君主圣明、政治清明的期望,这句诗也反映了王禹偁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的文学追求,即追求语言的清新平易和意境的高远深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