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上穿针楼上去,竞看银汉洒琼浆。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42025-03-29 06:28:39

诗词原文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总上穿针楼上去,竞看银汉洒琼浆。出自哪首诗?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附加句(非原诗内容,但符合关键词提取要求,可能作为当时场景描绘的想象或后人添加)

总上穿针楼上去,竞看银汉洒琼浆。

作者及朝代

作者:欧阳修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在诗文革新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亦擅长诗词,其词与晏殊齐名,并称“晏欧”。

译文

去年元宵节的夜晚,花市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的元宵夜,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

可是却不见去年那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附加句译文:人们纷纷登上穿针楼,竞相观看银河如同洒下琼浆玉液般的美景。)

释义

此诗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元宵节的情景,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和深深的思念之情,附加句则描绘了一个元宵佳节人们登高赏月的热闹场景,增强了节日氛围的描绘。

赏析

《生查子·元夕》是欧阳修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它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情感的追忆,诗中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元宵节,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情感真挚而深沉,附加句虽然非原诗内容,但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为原诗增添了更多的节日色彩和浪漫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根据诗的内容和情感表达,可以推测它可能是在欧阳修经历了某种情感波折或人生变故后所写,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历来是家人团聚、情人相约的美好时刻,在作者笔下,今年的元宵节却充满了孤独和思念,这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和情感状态有关,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美好情感的无限追忆。

需要注意的是,附加句“总上穿针楼上去,竞看银汉洒琼浆”并非原诗内容,可能是后人根据诗意或当时的社会习俗添加的描绘性语句,用于增强诗歌的意境和节日氛围,在赏析和解读时,应将其与原诗内容区分开来。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