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亭晚望
唐·白居易
凭阑送目江头晚,向远凝眸意未回。
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落日双帆相背飞,夕阳孤鹜逐波归。
谁人得似张公子,白首闲居碧树围。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包括《长恨歌》、《琵琶行》等。
译文
我倚靠在栏杆上,目光投向江头,天色已晚,但我的思绪却久久未能收回,北方的梅树枝头,花蕊在严寒中傲然绽放;南方的水边,波纹荡漾,如同美酒般碧绿,夕阳下,两艘帆船背道而驰,渐行渐远;孤鹜追逐着波浪,缓缓归巢,这世间又有谁能像张公子那样,能够白头到老,悠闲地生活在绿树环绕的居所之中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江亭远眺所见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前两句点明时间和地点,以及诗人凝望远方、思绪万千的状态,中间两句以“北枝梅蕊”和“南浦波纹”为对仗,分别描绘了冬日里梅花傲寒绽放和江水波光粼粼的美景,后两句则通过落日、双帆、孤鹜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祥和,并借张公子的悠闲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亭晚望的景致,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北枝梅蕊犯寒开”一句,以梅花傲寒绽放的形象,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南浦波纹如酒绿”一句,则以江水波光粼粼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纷扰,渴望回归自然,享受闲适的生活,在江亭晚望的时刻,他看到了梅花傲寒绽放、江水波光粼粼的美景,触发了内心的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内心情感,白居易在诗中寄托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