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42025-03-28 10:06:31

这首包含关键词“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原文

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的意思及出处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唐 杜牧

雪涨江腾杀气高,

闲坊醉卧信陵豪。

波摇梅蕊当心白,

风入罗衣贴体寒。

鱼雁杳,水云宽,

异乡人事几多般。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注:原诗中“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两句虽为精华,但全诗并非仅围绕这两句展开,为保持完整性,这里呈现了全诗内容,不过,以下分析将主要聚焦于这两句及其相关背景。)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赋、文等多种文体,其中诗歌成就最高,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艺术上构思精绝,语言凝炼优美,抒情议论交织,风格俊爽清逸。

译文

(针对“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两句)

水波荡漾,映衬得梅花花蕊洁白无瑕,仿佛直抵人心;寒风穿透罗衣,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冷。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梅花盛开于水边,波光粼粼,梅花随风摇曳,花蕊显得格外洁白,而寒风则无情地穿透轻薄的罗衣,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寒意,诗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既有对美好景致的欣赏,也有对寒冷天气的切身感受。

赏析

这两句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早春时节的独特韵味,诗人通过“波摇梅蕊”和“风入罗衣”两个细节,巧妙地捕捉了自然与人的互动,既表现了梅花的美丽与纯洁,又传达了寒风的凛冽与侵袭,诗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体验,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杜牧此诗可能作于其仕途不顺、身处异乡之时,诗中“异乡人事几多般”透露出诗人对异乡的感慨与无奈,而“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则可能是诗人在早春时节,面对自然景象,触景生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体会,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人生、仕途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全诗的最后两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与“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在主题上有所差异,但它们共同构成了整首诗的完整意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