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寒欲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上一句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32025-03-28 09:32:15

诗词原文

春寒

宋·陈与义

余寒欲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上一句是什么?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余寒欲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与义(1090年-1138年)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工于诗,长于五言,与许月卿并称“月简”,其词虽不多,但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译文

在二月里,巴陵这个地方几乎天天刮风,料峭的春寒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灾难,叫人担心害怕!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余下的寒气想要退去但梦境难以形成,炉中的香烟已经冷却,独自静静地立着,我闲来无事,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巴陵地区的寒冷天气,以及诗人在这种天气下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前两句写春寒料峭,海棠却傲然独立,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后两句则通过“余寒欲去梦难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而“炉香烟冷自亭亭”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冷清的氛围,诗人以“闲作草”、“戏分茶”等动作,展现了自己在寒冷天气中的闲适生活,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时节的寒冷与生机,以及诗人在这种环境下的心境变化,前两句通过对比海棠的娇艳与春寒的严酷,突出了海棠的坚韧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后两句则通过“余寒”、“梦难成”、“炉香烟冷”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哀愁,而“闲作草”、“戏分茶”等动作,则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从容与闲适,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陈与义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巴陵(今湖南岳阳),正值早春时节,天气寒冷且多风,诗人面对这样的自然环境,内心产生了复杂的情感变化,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无奈,他将这些情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佳作,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晚年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洒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