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唐·刘禹锡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秋色萧萧愁杀人,寒烟袅袅日西斜。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善于从民歌中汲取养料,受到民歌的熏陶,常常以清新的笔触,抒写他对人生和社会的见解,因而被白居易誉为“诗豪”。
译文:
黄花在秋风的吹拂下显得冷落而不再鲜艳,红叶在风中飕飗作响,仿佛在竞相发出鼓声,秋天的景色萧萧索索,令人愁绪满怀,寒烟袅袅升起,太阳也向西边斜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黄花因秋风的吹拂而显得冷落,红叶在风中作响,如同鼓声,诗人通过描绘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绪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黄花和红叶的状态,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首句“黄花冷落不成艳”以黄花为象征,表达了秋天的萧瑟和花朵的凋零;次句“红叶飕飗竞鼓声”则以红叶在风中作响,如同鼓声,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氛围,后两句“秋色萧萧愁杀人,寒烟袅袅日西斜”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刘禹锡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秋天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一些人生的挫折和困境,内心充满了愁绪和感慨,他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刘禹锡的诗歌才华,也反映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坚韧和执着,这首诗也启示我们,在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境时,应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珍惜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