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恨真风千载隐,洞天还得恣游遨。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42025-03-28 08:49:51

诗词原文

游仙

唐·韦渠牟

尝恨真风千载隐,洞天还得恣游遨。的意思及出处

云构山林千万重,仙风摇曳白云中。

玉京初晓开金殿,瑶池春宴醉琼宫。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东。

尝恨真风千载隐,洞天还得恣游遨。

作者简介

韦渠牟,唐代文学家、道士,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唐德宗、宪宗时期,曾任太子侍读、谏议大夫等职,后辞官归隐,潜心修道,韦渠牟才华横溢,不仅擅长诗文,还对道教有深入研究,其作品多反映了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译文

云雾缭绕的山林层层叠叠,仙风在白云间轻轻摇曳。

玉京(指天庭)初晓时分金殿已开,瑶池春宴上众仙醉卧琼宫。

天上如果没有修月的门户,那桂树的枝条恐怕要撑破东西两方。

我常常遗憾真正的仙风已经隐匿千载,但在这洞天福地中,我仍能尽情遨游。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游历仙境的畅快心情,首联写山林云雾缭绕,仙风摇曳,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氛围;颔联通过描绘天庭初晓、瑶池春宴的景象,展现了仙境的富丽堂皇和众仙的逍遥自在;颈联以修月户和桂树为喻,暗示仙境的奇妙和不可思议;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真风千载隐的遗憾,但同时又庆幸自己能在洞天福地中尽情遨游,体现了诗人对道教仙境的热爱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游仙为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道教仙境的神奇和美丽,诗人运用了大量的道教元素和象征手法,如“玉京”、“瑶池”、“修月户”、“桂枝”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神秘气息,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道教仙境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渠牟在仕途上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但后来因种种原因辞官归隐,潜心修道,在修道的过程中,他对道教仙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向往,于是创作了这首《游仙》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渠牟对道教仙境的热爱和追求,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渠牟那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和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