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因顾媚与王微,旧院遗民世所希。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32025-03-26 08:50:09

诗词原文

秦淮杂诗二十首·其十

朝代:清代

柳因顾媚与王微,旧院遗民世所希。的意思及出处

作者:王士禛

柳因顾媚与王微,旧院遗民世所希。

金粉东南十五载,风流犹自说前朝。

作者简介

王士禛(1634年—1711年),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初著名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他是继钱谦益、吴伟业之后神韵派领袖,主盟诗坛半个世纪之久,被誉为一代诗宗,王士禛的诗歌创作,在当时极负盛名,影响广泛,康熙帝甚至称赞他“诗文兼优,博学善诗文,名满天下”。

译文

因为顾媚与王微这两位秦淮河畔的佳人,旧院(指南明时期的秦淮河畔青楼)中的遗民便显得尤为珍贵和稀少,在那金粉繁华的东南之地,经历了明朝覆灭后的十五年,人们依然怀念并谈论着前朝的风流韵事。

释义

柳因顾媚与王微:柳,此处或可理解为秦淮河畔的柳树,象征着秦淮风光与佳人;顾媚、王微,均为秦淮河畔著名的歌妓,代表了秦淮文化的一部分。

旧院遗民世所希:旧院,指南明时期的秦淮青楼,遗民,指经历朝代更迭后依然存活的人或事物,此处特指秦淮河畔的文化遗迹与人物,世所希,即世间稀少。

金粉东南十五载:金粉,形容繁华富丽,东南,指江南地区,十五载,即十五年,此处暗指南明弘光朝(1645年—1660年)的短暂存在。

风流犹自说前朝:风流,指当时的风尚、习俗或人物的风度,犹自,仍然,说前朝,即谈论前朝之事。

赏析

此诗以秦淮河畔的柳树开篇,借柳喻人,引出顾媚与王微两位秦淮佳人,进而引出旧院遗民这一群体,表达了诗人对秦淮河畔文化遗迹与人物的珍视与怀念,诗中“金粉东南十五载”一句,既描绘了南明弘光朝的繁华景象,又暗示了其短暂与悲剧性,而“风流犹自说前朝”则透露出诗人对那段历史的深深眷恋与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秦淮风光的赞美,又有对历史的沉思与追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情怀与文化意识。

创作背景

王士禛在康熙年间曾多次游历江南,对秦淮河畔的风光与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此诗创作于王士禛游历秦淮期间,面对秦淮河畔的繁华与衰落,诗人不禁感慨万千,遂写下这组《秦淮杂诗》,以表达对秦淮文化的怀念与追忆。《秦淮杂诗二十首·其十》便是对秦淮河畔佳人、遗民及历史的深刻描绘与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