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吟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清丝洞裹泉声音,流出空山换古今。
万木深中藏古寺,一溪曲处伴行人。
白云出岫无心迹,明月入窗有意情。
尘世浮华皆不问,此中清境胜蓬瀛。
注:根据现有的历史文献和诗歌记录,这首诗并非贾岛的原作,而是为了回答此问题而创作的一首模拟唐代风格的诗作,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著称,此诗风格贴近其创作特点,故假托其名。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诗人,人称“贾长江”,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期隐居山林,以诗会友,其作品多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丽脱俗,尤擅五言律诗,是唐代苦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清澈的泉水在洞穴中潺潺作响,它的声音穿越空旷的山林,仿佛能够洗涤岁月,更迭古今,茂密的树林深处隐藏着古老的寺庙,一条蜿蜒的小溪伴随着行人的脚步,白云从山峦间悠然飘出,没有固定的去留,明月悄悄照进窗棂,带着温柔的情意,世间的繁华喧嚣我都不再关心,这里的清幽之境,比那传说中的仙岛蓬莱还要美好。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中的所见所感,通过清泉、古寺、白云、明月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赏析
1、意境深远:诗中“清丝洞裹泉声音,流出空山换古今”一句,以泉声为引子,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时间的流转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宏大意境。
2、自然与人文的融合:通过“万木深中藏古寺,一溪曲处伴行人”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洞察。
3、情感表达:最后两句“白云出岫无心迹,明月入窗有意情,尘世浮华皆不问,此中清境胜蓬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淡泊,情感真挚,意境高远。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模拟之作,但若以假想的创作背景而言,可以设想贾岛在经历仕途不顺、人生坎坷后,选择隐居于山林之中,以诗酒为伴,以自然为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