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德启口问不二,忘言入理显真宗。上一句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32025-03-24 09:44:29

诗词原文

妙理真宗

唐·慧能禅师

妙德启口问不二,忘言入理显真宗。上一句是什么?

妙德启口问不二,

忘言入理显真宗。

心源本自灵明在,

万象丛中得自由。

作者简介

慧能禅师,唐代高僧,禅宗六祖,生于公元638年,卒于713年,慧能禅师以“顿悟”思想闻名于世,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的思想对中国佛教乃至东亚佛教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禅宗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慧能禅师一生行迹神秘,其教义简洁而深刻,对后世禅宗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译文

妙德(指慧能自身或问法者)开口询问那无二之法(即禅宗的最高真理),

忘却言语,直接领悟法理,显现出真正的禅宗宗旨。

心性的本源本就灵明清澈,

在纷繁复杂的万象之中,也能得到自在解脱。

释义

“妙德启口问不二”表达了慧能禅师对禅宗真理的探求,这里的“不二”指的是禅宗所追求的超越二元对立、直契本源的境界。“忘言入理显真宗”则强调了禅宗“不立文字”的特点,即通过直接领悟而非言语传授来显现禅宗的真谛。“心源本自灵明在”揭示了心性的本质,即本自清净、灵明不昧。“万象丛中得自由”则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即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自在与解脱。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慧能禅师禅宗思想的精髓,通过“妙德启口问不二”与“忘言入理显真宗”的对比,展现了禅宗从言语到无言、从外在探求到内在领悟的转变过程。“心源本自灵明在”与“万象丛中得自由”则强调了禅宗修行者内心的清净与自在,即使在世俗的纷扰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解脱,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思想的深邃与博大。

创作背景

慧能禅师生活在唐代,这是一个佛教繁荣发展的时期,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在当时也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慧能禅师作为禅宗六祖,其思想对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首诗可能是慧能禅师在传授禅宗教义或进行禅宗修行时所作,旨在表达禅宗的核心思想和修行方法,通过这首诗,慧能禅师向世人展示了禅宗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引导人们走向内心的解脱与自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