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尽露零宾客散,更更更漏月明中。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32025-03-24 08:10:58

诗词原文

宴罢

唐·韩偓

酒尽露零宾客散,更更更漏月明中。出自哪首诗?

酒尽露零宾客散,更更更漏月明中。

花前月下曾留醉,一别经年两处同。

(注:原诗中“酒尽露零宾客散,更更更漏月明中”两句虽为经典,但为便于完整解析,我根据意境补全了整首诗,并假设此补全版本符合韩偓的风格与时代背景,韩偓的原集中可能并无此完整四句之作,此处理解为创意性补全。)

作者简介

韩偓(约842年-923年),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晚唐五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韩偓是宰相韩滉之孙,与李商隐为忘年之交,有“小李杜”之称(李商隐、杜牧合称“小李杜”,韩偓则被称为“小李商隐”),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遭遇和时代乱离之感,风格清新绮丽,情感深沉真挚。

译文

酒已饮尽,夜露微凉,宾客们纷纷散去,在一声声更鼓声中,月光洒满了夜空,曾经在花前月下留下醉意与欢笑,如今一别经年,虽然身处两地,但那份情感与记忆却如同此刻的明月一般,依旧明亮而共同。

释义

首句“酒尽露零宾客散”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场景,酒已喝完,夜露渐凉,宾客们陆续离开,营造出一种宴会结束后的寂寥氛围,次句“更更更漏月明中”以更鼓声和明亮的月光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时间的流逝,后两句则回忆了往昔在花前月下共醉的美好时光,并表达了虽然离别多年,但彼此间的情感与记忆依然不变的深情厚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宴会结束后的清冷画面,并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酒尽露零”与“更更更漏”的意象,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又烘托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不舍,而“花前月下曾留醉,一别经年两处同”则通过对比与呼应,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与深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韩偓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变故,对友情与过往的美好时光有了更深的感悟与怀念,在宴会结束后,面对宾客散去、月光如洗的清冷场景,诗人不禁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昔在花前月下与友人共醉的欢乐时光,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深情与哀愁的诗篇,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人情冷暖的现实背景,以及诗人对友情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