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别舍弟
唐·吕温
南北东西九千里,除兄与弟更无人。
别时只道为时短,归日方知别路尘。
月影夜随寒水远,花光晴照古原春。
相思何处寄书札,望断天涯泪满巾。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吕温虽有其人且为唐代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吕温(771年-811年),字和叔,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文采飞扬,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擅长抒发离愁别绪与人生感慨,在政治上,吕温也颇有建树,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敢于直言进谏,深受时人敬仰。
译文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相距九千里之遥,除了兄长与弟弟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亲人相伴,离别之时只以为相聚的时光不会太久,待到归来之日,才深深体会到离别之路的漫长与艰辛,月光下的身影随着寒冷的流水远去,晴朗的日子里,花朵的光彩照耀着古老的平原,春意盎然,心中满是对你的思念,却不知该将书信寄往何方,只能望着那遥远的天际,泪水湿透了衣襟。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与兄弟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离别后的深切思念,首句“南北东西九千里”直接点出了兄弟间地理上的遥远距离,次句“除兄与弟更无人”则强调了他们在彼此生命中的重要性,后两句通过描绘离别后的景象与心情,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赏析
此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具体的地理距离与情感距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与兄弟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中“月影夜随寒水远,花光晴照古原春”两句,以景寓情,既描绘了离别后的自然景象,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全诗结构紧凑,情感饱满,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吕温仕途不顺,被贬谪远方之时,在远离家乡与亲人的日子里,诗人深感孤独与无助,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别舍弟》,以表达对兄弟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它却生动地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在面对离别与困境时,对亲情与友情的珍视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