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水宿遣兴奉呈群公》,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唐·杜甫
鲁钝仍多病,逢迎远复疏。
徒然适我愿,幽梦欲何如。
月出瞰流水,云归开碧山。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我鲁钝又常常生病,与人交往也疏远了许多,虽然这样也恰好符合我的愿望,但在这幽静的夜晚,我的梦境又该是怎样的呢?月亮升起照耀着流水,云朵归去露出了碧绿的山峦,已经有许多鸟儿飞来,它们争着在水中洗浴,因此相互喧闹起来。
释义:
首联写自己鲁钝多病,与人交往也疏远;颔联写这种生活恰好符合自己的愿望;颈联描绘了一幅月夜山水图,月光照耀流水,云朵散去露出青山;尾联则写鸟儿争浴的喧闹场景,为画面增添了生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水边住宿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月夜山水和鸟儿争浴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诗人以“鲁钝仍多病”自谦,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颈联和尾联的景物描写生动细腻,富有画面感,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漂泊西南时期所作,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生活困顿,但他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通过描绘月夜山水和鸟儿争浴的场景,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