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桂花
宋·李清照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玉鞭但共秋光远,漫空怜、如许金粟。
万里西风送晚凉,吹我思绪入茫茫。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李清照实际作品中并无此首《浣溪沙·桂花》。)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生于书香门第,早年生活安逸,后历经战乱,词风由明快转为凄清哀婉,李清照的词作情感真挚,语言清丽,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将细腻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译文
淡淡的秋光洒满漫长的旅途,我乘着装饰有兰花和桂花的船桨,在香气四溢的水面上泛舟,手中的玉鞭伴随着秋光一同远去,我抬头望向漫天繁星,心中怜爱这如许多的金色桂花(金粟),万里西风送来傍晚的凉意,吹散了我的思绪,让它们飘向无边的远方。
释义
淡荡秋光:形容秋光柔和而淡雅。
客路长:指旅途遥远。
兰桡桂棹:用兰花和桂花装饰的船桨,象征高雅与芬芳。
天香:指桂花等花卉的天然香气。
玉鞭:此处可能比喻诗人的思绪或情感。
如许金粟:形容桂花繁多且金黄如粟。
赏析
这首虚构的《浣溪沙·桂花》以桂花为引子,通过描绘秋日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展现了李清照式的婉约与哀愁,词中“淡荡秋光”与“兰桡桂棹”共同营造了一个清新脱俗的意境,而“玉鞭但共秋光远”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与未来的向往与迷茫,下片“漫空怜、如许金粟”一句,既是对桂花之美的赞美,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怜惜,万里西风送晚凉,吹我思绪入茫茫”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被西风所吹散的思绪,以及面对广阔天地时的孤独与迷茫。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若将其置于李清照的生活背景中,可以想象这是一次她在旅途中,面对秋日美景与桂花飘香,心中涌起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李清照一生经历了从安逸到流离的转变,这种转变在她的词作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此诗通过桂花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