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手种今年看,自觉淹留已老翁。全诗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72025-04-24 13:11:00

诗词原文

观种松

唐·韦应物

前年手种今年看,自觉淹留已老翁。全诗是什么?

前年手种今年看,自觉淹留已老翁。

乱条犹未得天理,孤影悄然对苍穹。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常蕴含着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深受后世读者喜爱。

译文

前年亲手种下的松树,今年再来看时,自己已不觉间成了老翁。

松树的枝条还显得杂乱无章,未能长成挺拔的姿态,而我孤独的身影,只能默默对着苍穹。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前年亲手种植的松树,在时隔两年后再次观察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中“前年手种今年看”一句,直接点明了时间的跨度,而“自觉淹留已老翁”则透露出诗人对岁月匆匆、自己已步入老年的无奈与感慨,后两句通过对松树“乱条”的描绘,以及诗人“孤影悄然对苍穹”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与苍凉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种松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时间的深刻思考,前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突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感慨,后两句则通过对松树和诗人形象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松树的“乱条”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不易,而诗人的“孤影”则凸显了他在岁月长河中的孤独与渺小,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仕途的挫折、人生的困惑以及岁月的无情,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观察自己亲手种植的松树,触发了对人生、时间的深刻思考,他感慨于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同时也对自己在岁月长河中的位置和角色产生了深深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体现在这首诗中,也贯穿了韦应物晚年的许多作品之中,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与感悟,以及他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从容。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