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熟江郊不待寻,每来真得慰余心。的解释

一文知千秋132025-04-21 18:00:31

诗词原文

江郊闲步

唐·韦庄

路熟江郊不待寻,每来真得慰余心。的解释

路熟江郊不待寻,每来真得慰余心。

长堤春柳绿如烟,远水含烟碧似簪。

风暖花红燕子语,雨余云影鹤飞临。

此中自有逍遥乐,何必求仙访隐林。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苦和民生疾苦,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细腻,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熟悉的路通向江郊无需刻意寻找,每次前来都能真正慰藉我的心灵,长长的堤岸上春柳翠绿如烟,远处的江水含烟碧绿如同玉簪,春风和煦,红花盛开,燕子呢喃,雨后云影悠悠,白鹤飞翔,这里自然就有逍遥自在的乐趣,何必去寻求仙境或隐居山林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韦庄在江郊闲步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长堤春柳、远水含烟、风暖花红、燕子语、雨余云影、鹤飞临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美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江郊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长堤春柳、远水含烟等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人还通过“风暖花红燕子语,雨余云影鹤飞临”等诗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战乱频繁,民生凋敝,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显得尤为珍贵,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春天,来到江郊闲步时所作,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慰藉和满足,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动荡时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