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韦应物
本自适闲居,闲居非事牵。
寝兴自适意,情思亦悠然。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时复墟里人,相过谈宴眠。
涤器宁同长卿逸,闭门不学玉川憎。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淡泊态度。
译文
我本来就喜欢闲适的居住方式,这种闲居并非被俗事所牵绊,睡觉和起床都随心所欲,心情思绪也悠然自得,庭院里没有尘世的繁杂,空荡的房间里充满了悠闲的时光,时不时还有村里的邻居,过来一起聊天宴饮直到入眠,清洗器皿我可不会像司马相如那样追求逸乐,闭门谢客我也不会像卢仝那样孤僻怪诞,暂且就让我畅饮美酒,趁着月光在高台上醉倒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韦应物闲居生活的自在与惬意,他不受俗事牵绊,随心所欲地生活,庭院干净无尘,心境悠然自得,与邻里和睦相处,共享宴饮之乐,同时表达了自己不追求过度逸乐、不孤僻怪诞的生活态度,而是选择饮酒赏月,享受生活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韦应物闲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而“涤器宁同长卿逸,闭门不学玉川憎”两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不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生活态度的决心,最后两句“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更是将诗人的洒脱与豪放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晚年闲居时期,韦应物一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变迁,晚年他选择辞官归隐,过上了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淡泊态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