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大厦如山要梁栋,不应空赋爱吾庐。
(注:此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特此加入作为解析的一部分。)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期过着僧侣生活,对佛教有着深厚的情感,贾岛的诗歌多写山林隐逸生活,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五言律诗,他的“推敲”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译文
(原诗部分)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和尚在月光下敲着寺门,走过小桥,眼前呈现出一片原野的景色,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我暂时离去,但还会回来,我们约定的日期不会失约。
(附加句)
大厦如同山岳一般需要栋梁来支撑,不应该只是空谈对自家房屋的喜爱。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附加句则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比喻大厦需要栋梁来支撑,不应只关注个人的小天地。
赏析
原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幽远的隐居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闲居之处的幽静、荒凉、自然之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以其生动的画面感和深远的意境赢得了后人的广泛赞誉。
附加句则以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他以大厦和梁栋为喻,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批判和反思。
创作背景
贾岛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他通过描绘李凝的幽居生活,寄托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而附加句则可能是他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挫折后,对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他希望通过这首诗,能够唤起人们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