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是独醒羞众醉,政由尚白惧朱丹。的解释

一文知千秋12025-04-21 09:36:59

诗词原文

饮酒

唐·韦庄

岂是独醒羞众醉,政由尚白惧朱丹。的解释

岂是独醒羞众醉,政由尚白惧朱丹。

长绳系日虽难绊,浊酒倾杯自易宽。

孤馆悄然谁晤语,满庭芳草又斜阳。

故山归梦时时断,羽客相寻处处难。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起义作《秦妇吟》名声大振,乾宁元年(894年),再试时进士及第,出任校书郎,乾宁四年(897年),以判官入蜀依附王建,为王建掌书记,累迁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天祐四年(907年),王建建立前蜀,韦庄任吏部侍郎兼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文靖”,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我哪里是独自清醒而羞于众人皆醉,只是因为我崇尚清白而畏惧那朱红与赤诚的混淆,想要用长绳系住太阳以阻止时光流逝,虽然难以实现,但一杯浊酒却能轻易让我心宽,在这孤寂的客栈中,我默默无语,又有谁能与我交谈?满庭的芳草映衬着西下的斜阳,更添几分寂寥,回到故乡的梦时常被打断,而那些寻求仙道的朋友也处处难寻。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心境的抒发,首联“岂是独醒羞众醉,政由尚白惧朱丹”表达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坚守清白之心的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道德的沦丧,颔联“长绳系日虽难绊,浊酒倾杯自易宽”则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借酒消愁的感慨,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孤独无依、思乡难归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饮酒为题,却不仅仅局限于饮酒本身,而是借酒抒怀,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首联以反问开篇,既表明了诗人的立场和态度,又引发了读者的思考,颔联则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借酒消愁的感慨,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描绘孤寂的客栈、满庭的芳草和斜阳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孤独无依、思乡难归的心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又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道德沦丧,韦庄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时局深感忧虑,但又无力改变现状,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借饮酒为题,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士人阶层的普遍心态和情感体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