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今纵有已残枝,零落教人已愁绝。下一句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22025-04-20 17:27:45

诗词原文

鹧鸪天·惜秋霁晚

宋·周紫芝

只今纵有已残枝,零落教人已愁绝。下一句是什么?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只今纵有已残枝,零落教人已愁绝。

作者简介

周紫芝(1082年-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南宋文学家、词人,早年屡举不第,后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等职,周紫芝学识渊博,工于诗词,尤擅长四六文,其词风清新婉约,多抒发个人情感及人生感慨。

译文

当那一点残红即将消逝的时候,初秋的凉意已经弥漫了整个屏风与帷帐,梧桐叶上滴落着三更时分的细雨,每一片叶子落下的声音都仿佛在诉说着别离的哀愁,那时我们曾一同调试宝瑟,拨动金猊香炉的烟缕,共同吟唱鹧鸪词,而如今,即便梧桐树还有残枝留存,但那些零落的景象已经让人愁绪满怀,难以自禁。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残红、秋气、梧桐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愁苦心境的抒发。“只今纵有已残枝,零落教人已愁绝”两句,更是直接点出了词人的愁绪之源,即眼前的残枝零落景象,触发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无限哀愁。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致,并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词人的内心情感,词中“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梧桐雨声赋予了别离的哀愁,使得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而“只今纵有已残枝,零落教人已愁绝”两句,则更是将词人的愁绪推向了高潮,通过对比往昔与现今,突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周紫芝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人生的某种变故或挫折,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哀愁,词中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与无奈,也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当前孤独、愁苦心境的深刻抒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