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宋·陆游
篱下菊香殊寂寞,瓶中桂影谩凄清。
秋来处处生悲思,独倚危楼听雁声。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篱笆下的菊花散发着香气,却显得格外寂寞;瓶中的桂花投下影子,只是徒增凄清,秋天到来,处处都让人心生悲伤,我独自倚在高楼之上,听着天空中大雁的叫声。
释义
篱下菊香殊寂寞:篱笆下的菊花虽然香气扑鼻,但在这寂寥的秋日里,却显得格外孤独。
瓶中桂影谩凄清:瓶中的桂花影子摇曳,但只是徒增一份凄清之感。
秋来处处生悲思:秋天一到,四处都弥漫着悲伤的情绪。
独倚危楼听雁声:诗人独自倚在高楼之上,听着天空中大雁南飞的叫声,心中更加愁苦。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篱下菊花和瓶中桂花的寂寞与凄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首句“篱下菊香殊寂寞”以菊花的香气反衬其寂寞,次句“瓶中桂影谩凄清”则以桂花的影子增添凄清之感,后两句“秋来处处生悲思,独倚危楼听雁声”则将这种悲伤情绪推向高潮,诗人独自倚楼听雁,更添一份孤寂与哀愁,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陆游秋日抒怀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南宋朝廷的动荡之中,国家内忧外患,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陆游一生以收复失地、恢复中原为己任,但始终未能如愿,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秋日景物的寂寞与凄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悲伤,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无奈,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