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剧谈殊未了,临分更为月迟迟。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32025-04-19 10:15:24

诗词原文

别夜

唐·韦庄

日暮剧谈殊未了,临分更为月迟迟。的意思及出处

晴烟漠漠雨凄凄,

月色笼烟夜气迷。

碧砌花光生画障,

红帘柳色拂琴丝。

离人无语月无声,

明月有光人有情。

日暮剧谈殊未了,

临分更为月迟迟。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晚期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在词作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对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十国的纷争,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译文

晴朗的天空中烟雾朦胧,细雨绵绵,月色被烟雾笼罩,夜晚的气息变得迷离,碧绿的台阶上映照着花朵的光影,如同画中的屏障;红色的帘幕外,柳枝轻拂,仿佛触碰着琴弦,离别的人默默无语,月亮也静静地不发声,但明亮的月光却映照出人的深情,日暮时分,我们畅谈未尽,到了分别的时刻,因为留恋这美好的月色,脚步也变得迟迟不愿离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之夜的凄迷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不舍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中“晴烟漠漠雨凄凄,月色笼烟夜气迷”描绘了离别之夜的天气和氛围,“碧砌花光生画障,红帘柳色拂琴丝”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环境的美丽,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哀愁。“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则直接表达了离别双方的无言深情,而“日暮剧谈殊未了,临分更为月迟迟”则点明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留恋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不舍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张力,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富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十国的纷争,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离别之际,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离别的深深不舍,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自然景物和人生情感的敏锐感知和深刻表达。

韦庄的这首《别夜》以其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不舍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