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亭晚望
唐·白居易
凭栏望远思悠悠,江天见处从教阔。
风送秋声入客心,松竹栽成不要删。
烟波浩渺无穷尽,云树苍茫掩远山。
此景此情何处是,心随明月到君边。
(注:“江天见处从教阔,松竹栽成不要删”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白居易现存的确切诗作,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根据白居易的风格和常见意象创作了一首假托其作品,并进行了相应的解析。)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如《长恨歌》、《琵琶行》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译文
凭栏远望,思绪悠长,眼前的江面与天空相接,任由它广阔无垠,秋风送来了萧瑟的声音,深深触动了客居异乡的我,这里的松竹已经长成,不需要再去删减修剪,烟波浩渺,似乎没有尽头,远处的山峦在云雾和树木的掩映下显得苍茫而遥远,此情此景,我的心究竟该何去何从呢?或许,我的心会随着那轮明月,飘向你的身边。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亭晚望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诗中“江天见处从教阔”一句,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松竹栽成不要删”则寓意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尊重,不愿人为地破坏这份宁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首联“凭栏望远思悠悠”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基调,为全诗奠定了思念与悠远的氛围,颔联“江天见处从教阔,松竹栽成不要删”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心境和情感,颈联“烟波浩渺无穷尽,云树苍茫掩远山”继续以景写情,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远的地方,尾联“此景此情何处是,心随明月到君边”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创作背景
假托此诗为白居易所作,我们可以想象,在某个秋日黄昏,白居易独自站在江亭之上,望着眼前的江水和远山,心中不禁涌起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他感慨于自然的广阔与美丽,同时也为自己的漂泊异乡和与友人的分离而感伤,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和自然之美的诗篇,这仅是基于白居易风格和常见意象的虚构创作,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