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拟归舟成再见,惊嗟玉树有新摧。全诗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22025-04-19 09:25:29

诗词原文

悼亡诗

朝代:清代

准拟归舟成再见,惊嗟玉树有新摧。全诗是什么?

作者:王夫之

准拟归舟成再见,惊嗟玉树有新摧。

名随宦尽身随逝,泪洒江天望不回。

作者简介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儒”,王夫之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原本打算乘船归来与你重逢,却惊闻你如玉树般美好的生命再次遭受摧残,你的名声随着官职的失去而消散,你的生命也随之消逝,我洒泪于江天之上,却再也望不回你的身影。

释义

“准拟归舟成再见”表达了诗人原本计划归来的心情,却因突如其来的噩耗而变成了永别;“惊嗟玉树有新摧”用“玉树”比喻逝者,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突然离世的震惊与悲痛,后两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逝者名声与生命的消逝感到无比惋惜与哀伤。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悲痛之情,首句“准拟归舟成再见”以归舟为象征,暗示了诗人对重逢的期待与失望;次句“惊嗟玉树有新摧”则以玉树比喻逝者,形象地描绘了逝者生命的脆弱与美好,后两句则通过“名随宦尽身随逝”与“泪洒江天望不回”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逝者名声与生命的消逝感到无比惋惜与哀伤,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夫之为悼念某位逝去的亲友而创作的,在明末清初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王夫之经历了许多人生的悲欢离合,对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有着深刻的感悟,当他得知某位亲友突然离世时,内心充满了震惊与悲痛,于是写下了这首悼亡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悲痛之情的抒发,也是对生命无常与珍贵的深刻反思。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