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雪后晴日
唐·刘长卿
昨宵已辨雪中灯,今日晴来聊记曾。
寒气渐消春意动,冰花初绽日光明。
云开雾散山川秀,风定波平水岸清。
此景此情何处觅,唯留诗句寄闲情。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刘长卿虽为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09年—约789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擅长五言律诗,诗作多抒发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风格含蓄简洁,温婉动人,有“五言长城”之称。
译文
昨夜在雪中已能辨认出微弱的灯光,今日天晴了,姑且记录下曾经的雪景,寒气逐渐消散,春意开始萌动,冰花初绽,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云雾散去,山川展现出秀丽的景色,风平浪静,水岸变得清澈宁静,这样的景色和心情到哪里去寻找呢?只能留下诗句来寄托这份闲适之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通过对比昨夜雪中的灯光和今日晴朗的天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昨宵已辨雪中灯”一句,既写出了雪夜的静谧与寒冷,又暗示了诗人对光明的期待;“今日晴来聊记曾”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记录,后四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雪后晴日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雪后晴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闲适,诗中“寒气渐消春意动,冰花初绽日光明”一句,既写出了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的生机,又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全诗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长卿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一个宁静的乡村或山林之中,远离了官场的纷扰和世俗的喧嚣,在一个雪后初晴的日子里,他独自漫步于山间小道,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