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宋·宋徽宗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烦恼,寻个便由吩咐。
霓裳中序第一(节选含关键词句)
宋·赵佶
亭台成趣,沉沉芳酌动金波,东风笑引疏梅,泛玉荷香细多。
作者及朝代
作者:赵佶
朝代:北宋
赵佶,即宋徽宗,宋朝第八位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和书法家,擅长绘画、书法和诗词创作,他的艺术才华并未能挽救北宋的灭亡,反而因沉迷于艺术和政治上的昏庸,导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后被俘至北方。
作者简介
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虽然艺术成就斐然,但政治上昏庸无能,重用蔡京、童贯等奸臣,导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他的艺术才华主要体现在书画方面,尤其是花鸟画,开创了北宋宫廷画院的鼎盛时期,他也是一位诗词爱好者,留下了不少佳作。
译文
(节选部分)
亭台楼阁景致宜人,深沉的美酒在杯中荡漾,闪耀着金色的光泽,春风带着微笑,引领着稀疏的梅花,与荷花一同泛起细腻的香气。
释义
“沉沉芳酌动金波”:形容美酒在杯中深沉而诱人,泛着金色的光泽,如同波光粼粼的湖面。
“笑引疏梅泛玉荷”: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春风带着微笑,引领着稀疏的梅花与荷花一同散发出细腻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赏析
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会的场景,通过美酒、梅花、荷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宁静的氛围。“沉沉芳酌动金波”一句,不仅描绘了美酒的诱人,还通过金色的光泽,增添了画面的华丽感,而“笑引疏梅泛玉荷”一句,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春风、梅花、荷花等自然元素赋予了生命,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这两句诗也体现了宋徽宗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在诗词创作上的深厚功底。
创作背景
这两句诗出自宋徽宗赵佶的《霓裳中序第一》,虽然全诗的主题并非完全围绕宴会,但这两句诗却生动地描绘了宴会上的美好场景,宋徽宗在位期间,虽然政治腐败,但他在艺术上的追求却从未停止,这首词可能是在他的一次宴会上,面对美酒佳肴、美景佳人,有感而发,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艺术气息的佳作,这两句诗也反映了宋徽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在诗词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