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期遥
唐·杜荀鹤
东去西来无定居,暂随越鸟栖烟树。
重许吴侬见锦衣,还家方及柳花初。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自号九华山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曾一度隐居庐山,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聂夷中齐名,合称“聂杜”,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我东奔西走,没有固定的居所,暂时像越地的鸟儿一样栖息在烟雾缭绕的树林中,我再次向吴地的乡亲们许诺,等我功成名就穿上锦衣荣归故里时,正好是家乡柳絮飘飞的初春时节。
释义
“东去西来无定居”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暂随越鸟栖烟树”用越鸟栖息烟树来比喻自己暂时的栖身之所;“重许吴侬见锦衣”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有一天能穿着锦衣荣归故里;“还家方及柳花初”则进一步明确了归期,以柳絮飘飞的初春作为归家的时间标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首句“东去西来无定居”直接点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暂随越鸟栖烟树”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暂时的栖身之所,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又增添了诗意的朦胧与美感,第三句“重许吴侬见锦衣”是诗人的自我期许,也是他对家乡的深情承诺,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末句“还家方及柳花初”则以柳絮飘飞的初春作为归家的时间标志,既符合自然规律,又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使全诗在温馨与希望中结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漂泊异乡、历经坎坷之后所作,他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生活困顿,四处漂泊,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的漂泊生活和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他也以“重许吴侬见锦衣”的誓言,激励自己不断努力,争取早日实现心中的理想,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杜荀鹤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