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宾客窥行马,箧裹方书拾蠹虫。下一句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92025-04-17 08:24:05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卢照邻

门前宾客窥行马,箧裹方书拾蠹虫。下一句是什么?

沉疴缠旧疾,卧牖当空曈。

偃仰宵光里,萧条晨起慵。

门前宾客窥行马,箧裹方书拾蠹虫。

欲语还休心自若,半生飘忽似云流。

作者及朝代

作者:卢照邻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但其一生坎坷多舛,因患风疾(麻风病)而长期痛苦不堪,最终投颍水自尽,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悲愤和疾病缠身的痛苦,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沉重的疾病缠绕着旧日的伤痛,我躺在窗前,面对着初升的太阳却感到空洞无力。

在夜晚的微光中辗转反侧,早晨起床时精神萎靡不振,满心萧条。

门前的宾客好奇地窥视着我的坐骑(暗示我曾有的显赫或忙碌),而我的书箱里却只能翻找出被蠹虫蛀蚀的医书。

想要开口说话却又停下,心中似乎已习惯于这种无奈,回首半生,如同流云般飘忽不定。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卢照邻在病中的孤独与无奈,首联直接点出病重与卧床的境遇;颔联通过日夜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因病而起的消沉与慵懒;颈联通过“门前宾客窥行马”与“箧裹方书拾蠹虫”的对比,暗示了诗人昔日的风光与如今的落寞,以及对治病无望的无奈;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

赏析

卢照邻的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心独白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病中诗人的复杂情感,诗中“门前宾客窥行马”与“箧裹方书拾蠹虫”两句尤为精彩,前者通过宾客窥视的细节,暗示了诗人昔日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后者则通过被蠹虫蛀蚀的医书,象征了诗人对治愈疾病的绝望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表达了诗人对疾病的痛苦与抗争,也反映了其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卢照邻晚年病重期间,卢照邻一生坎坷,晚年更是饱受风疾之苦,长期卧床不起,生活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诗中不仅表达了对疾病的痛苦与抗争,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对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文章下方广告位